每日速递:【科学强国】锂电市场需要新故事
锂电作为最为成熟的一个电化学储能手段,目前在新型储能市场份额中占据94%,在过去两年来,已呈现“狂飙”之势。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0-2023年5月中国锂电产业总投资项目数量超776个,其中百亿投资项目达163个,占比超1/5,且锂电百亿投资项目占全年项目总数量比重逐年增长,2023年1~5月达到28%,占比超1/4。
图源:TUCHONG
【资料图】
6月10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发布了《锂电池制造装备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锂电池制造装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涌现出一批标志性装备产品和骨干企业,有力支撑锂电池智能工厂建设。在多工序集成、整体方案交付、数字化水平提升、迭代加快等发展趋势下,提出加强协同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加快装备数字化等对策建议,为锂电池制造装备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储能锂电池进入快车道
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储能产业大发展蓄势,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22年1月,新型储能“十四五”纲领性文件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的发展目标。此外多地也印发了储能发展规划,有力促进了储能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产业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而新能源供电不稳定的特征,与电网对稳定供电的需求存在矛盾,以锂离子电池为首的电池储能技术由于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以弥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短板,已成为储能行业发力的重要方向,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电池储能需求快速增长,随之储能锂电池市场进入快车道。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锂电池产业出货量达到 159.3 GWh,同比增长127.6%,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产业需求达到 460 GWh。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 GWh,同比增长171%;2023第一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2 GWh。
储能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各大电池厂家悉数入场,储能锂电池技术和产品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储能锂电池技术路线多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使用的电池大都是从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转过来的,比如280Ah的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原本是电动公交车上用的,现在成为集装箱储能电池的主力产品。对于储能应用来说,该款电芯存在寿命相对较短,安全性不足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电池储能在未来能源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布局新一代储能锂电池技术,例如美国的“长时储能攻关计划”、欧盟的“电池创新2030计划”、以及中国的十四五“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兆瓦时级本质安全固态锂离子储能电池课题等。
勇吃螃蟹的“新能源之都”
中国有八座城市是我国锂电行业佼佼者,包括福建宁德、江西宜春、四川遂宁、四川宜宾、山东枣庄、江西新余,江苏常州、湖北荆门,其中常州被誉为“新能源之都”。长三角地区历来有着制造业优势,而常州正处于中心位置,与上海和南京等距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作为苏南模式的代表,拥有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达,锂电池市场空间大大。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常州已长于整车制造,上世纪60年代,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有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时代,带来了汽车工业的大洗牌,所有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风口的把控能力,让常州很快在产业链上多重布局,助力所辖县区市形成不同环节的聚集效应。
2014年,常州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明确了多项补贴政策,并提出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水平。
2015年,金坛区引进中航锂电项目;次年,宁德时代规划的产能50GWh长三角动力电池基地项目在常州溧阳开工建设。
2016年,常州为理想汽车投资7.8亿元,正式引入新能源整车厂,成为全国第一个投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地方政府,早于2018年上海为特斯拉提供土地,也早于2020年广州投资小鹏及合肥投资蔚来。2019年,理想汽车确定常州为唯一生产基地,2020年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2022年7月,理想汽车的常州基地交付了超万辆理想ONE。
2022年1月,比亚迪常州工厂正式投产,其“元plus”和新车型“海豹”在当地产量近20万辆。
多年的布局之下,2020年,汽车成为常州第一个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相关项目和企业在辖区内多点开花,已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充电桩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链。“新能源之都”蓬勃成势,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产值超5000亿元。
资料显示,当前常州已聚集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新增产值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九成,2022年整车产销超34万辆,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均占江苏省半壁江山。
下一代锂电储能技术引领者
2015年,金坛撤市设区,是常州最年轻的区。同年,金坛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该项目是金坛引进的第一个特大型央企投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是常州市第一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随着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带动了金坛动力电池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为龙头,金坛经开区、华罗庚高新区两大省级平台为阵地,建立起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PACK箱体及配件等动力电池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主要聚集区。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创新航已成为全球唯二拥有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电池,并可为主机厂提供全系车型配套能力的动力电池领先企业,打造的全极耳叠片方形电池、OS电池、顶流圆柱电池等一系列领先技术及产品,引领TWh时代大规模制造。
凭借一系列明星产品,中创新航持续“走红”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去年,中创新航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动力电池企业。数据显示,2022年中创新航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三位、全球排名第七位,是行业内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中创新航的高压三元技术与产品全球领先,能量密度刷新行业记录,达280Wh/kg,同时具备高安全性、长寿命等突出特点。全球首创全极耳叠片技术,具有高比能、高功率、高可靠性、快充性能表现出色等优点,是面向未来产品持续创新进步的工艺技术平台。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及产品全球首个实现三元整包针刺不起火,铁锂电池包通过枪击极限测试,重新定义锂电行业安全标准。
2021年,公司推出面向TWh时代的全新One-Stop Bettery(以下简称“OS”)电池平台及集成技术,是继圆柱、软包和方形之后的第四种封装形式产品。今年8月又延续匠心之作,发0S 2.0版本高锰铁锂电池。同时公司深入布局锂硫电池、半固态/全固态电池、4C/6C快充电池等,技术创新的本位将会进一步稳固大规模制造的根基。
2022年10月,中创新航突破2GWh,达到2.06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该公司月度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历史新高。截至十月,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1.1GWh,市占率13%,市场排名稳居第二位。目前,中创新航是全球仅有的两家拥有同时可为主机厂提供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全系车型配套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锂电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正在形塑新型汽车产业链条结构。与之相对的,锂电行业本身的诸如设备供应、原材料供给等问题也在影响着行业市场开拓。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静瑜表示,目前中创新航已经和葡萄牙政府在塞巴图尔区锡尼什签署合作备忘录,海外工厂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锂电行业出海大势所趋,但我们认为走向海外的该过程不是‘竞争’、‘争夺’和‘占领’的过程,相反我们需要各位供应链的伙伴协同共进,一同解决海外基地落成之后的关键问题:让供应链伙伴一起共同开拓欧洲市场,这也是未来中国企业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走向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锂电新能源产业扩产潮回归理性
高工产业研究院表示,从百亿投资项目区域分布看,以华东地区为主。2020~2023年5月,华东地区锂电产业百亿投资项目数量最多,达72个,全国占比超40%,主要因为:首先,市场环境优越,对锂电大项目吸引力强;其次,产业链配套完善,带动上游锂电池及材料企业就近配套;再次,拥有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对人才要求高的大项目落地;此外,拥有港口优势,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利于企业产品进出口。
从百亿投资项目省份热力分布看,湖北、江苏、四川吸引的大项目最多。代表项目有2023年比亚迪规划总投资100亿元的江苏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基地项目、2022年亿纬锂能规划总投资200亿元的年产5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和成都研究院项目等。
当前,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这一轮扩产潮接近尾声,动力电池、材料、设备等头部企业已基本完成基地选址布点。在这一波快速扩产潮中,我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无序扩张、招商引资乱象等问题。再如,项目停滞,浪费资源等问题。
2023年我国锂电新能源扩产项目主体集中在二三线企业,相比于一线大厂,这批企业在规模体量、客户资源、供应链布局等方面存在劣势,若企业无法获得充足订单,则项目面临项目延期投产、产能闲置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资本市场在后期的项目选择方面也需更加谨慎。
6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将优化行业管理政策,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对此,真理研究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目前企业的产能扩张计划大多已暂停。此外,去年到现在锂电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较大,或是导致定增募资额缩水的直接原因。有资深车企人士表示,动力电池产能存在过剩风险。当下头部材料厂商缩减项目投资,更多是行业回归理性的选择。
“相关公司调降拟募资金额,主要是因为当前下游市场需求跟不上产能。过去几年,碳酸锂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吸引资本涌入,产能也随之扩张。但随着市场趋于饱和,行业逐渐回归理性。”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行业需进一步调整产能,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孙媛媛
编辑:于靖园
审核:龚紫陌
标签: